新闻、出版刊物及活动
2017.11.10
国家贸易风险及经济研究

中国在南撒哈拉非洲的雄心:仍需努力调整双边关系

中国在南撒哈拉非洲的雄心:仍需努力调整双边关系

非洲大宗商品出口部门及国家的贸易依存度方面存在风险

现今距离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已近20年,但中非关系仍不平衡。在过去10年间,中非间双边贸易在出口的驱动下大幅攀升(2016年总额1230亿美元),不过出口自2014年开始回落,目前已从最高点回落51%。该地区对中国现在已处于贸易赤字状态。出口主要仍集中于自然资源(90%出口至中国),进口则更为多样化,包括制成品、交通设备及矿产及贵金属开采用机械(占总额的51%)。这种贸易失衡状况也增加了“荷兰病”的风险,即原材料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制造业的倒退。。

中国经济的减速及其增长模式面向私人消费的重新定位,也在对非洲大宗商品需求的减弱中体现出来。这对出口商不可避免会带来影响。根据科法斯经济师的计算,2016年,相比其他新兴国家,南撒哈拉非洲的出口依存率(0到1范围)明显更高,达到0.24,而东南亚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仅为0.16,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为0.19。其与欧盟(0.07)和美国(0.12)的差距更加巨大。

 

不出意料,那些从中国的经济扩张中获益最多、且欠缺经济多元性的国家将更为明显地感受到中国贸易需求放缓所带来的影响。最强的贸易依存集中于原油出口,根据科法斯数据显示,南苏丹自2011年宣布独立后便在原油出口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安哥拉和刚果。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冈比亚也不遑多让。厄立特里亚、几内亚和毛里塔尼亚也是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出口金属矿石(铁、铜、铝)。 

untitledSC

 

多元化,将可持续双赢作为口号

尽管非方经济严重依赖对中国的出口,中非关系仍有望转向双赢合作。非洲的出口商品正逐步多元化,纳入更高附加值的加工原材料、原木,以及部分农产品(烟草、柑橘水果、种子、含油水果),可满足中国新兴中产阶级日益增长的需求。尽管这种变化并未改变大宗商品出口国对国际价格的依赖程度及其经济的脆弱性,但可以增加当地收入并促进就业和技术转移。

 

这种多元化也包括来自中国的FDI流入和贷款。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正扩展至服务业、加工业、运输和公用事业等,而不再限于自然资源。诸如一带一路倡议等,将最终促进非洲的地区间连接,降低出口成本。

 

不过,由于FDI和融资流远低于贸易流量,那些高度依赖中国的非洲国家仍极易受到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冲击。此外,非洲各国政府还面临中国外交政策及其需求变化的冲击,原因在于中国对该地区的关注基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最新的发展动向似乎正迈入正轨,不过要从失衡的权宜联姻转变为双赢的合作,仍需付出努力。”科法斯负责南撒哈拉地区经济师,“中非关系:权宜联姻能否持续?”此项研究的共同作者Ruben Nizard持上述观点。

 

Download this publication

 

 

 

 

 

 

 

 

 

 

 

 

Download this publication

 

 

 

 

 

 

 

 

 

 

 

 

 

下载本新闻稿 : 中国在南撒哈拉非洲的雄心:仍需努力调整双边关系 (332.20 kB)

联系


中国大陆

程 驰
电话. +86 21 6171 8100
chloe.cheng@coface.com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翟继志
电话. +852 2585 9188
leo.chak@coface.com
 
中国台湾
 
李圭之
电话. +886 2 8182 1015
grazia.li@coface.com

顶部
  • 繁體
  • English
  • 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