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德國企業付款調查:重回舊日,前景黯淡

與去年相比,最新一期的科法斯德國企業付款調查中,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爆發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壓力所帶來的影響已然銷聲匿跡。一切回歸常態,2023 年的付款情況更加接近疫情前水準。今年,更多企業再度提供信用期限(占所有受訪企業的 79%),與 2019 年 (81%) 相當。德國企業對短期信用期限的總體偏好保持不變:2023 年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要求在 30 天內付款,而超長信用期限(120 天)仍然稀少。

近年來,政府支持措施對企業的幫助在逾期付款資料中可見一斑。如今,隨著絕大多數疫情相關支持措施的結束,以及能源補貼影響的消退,2023 年報告逾期付款的企業數量回歸正常,增至 76%(見圖 1),明顯高於 2020-2022 年,但仍低於 2019 年 (8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汽車、交通和資訊通訊技術行業的這一數字甚至高於疫情前水準。2023 年,平均逾期付款天數增至 30.1 天(較 2022 年增加 1.4 天),但仍明顯低於疫情前的 39.7 天。大多數行業(不包括木材、建築和紡織服裝)的逾期付款天數均有所增加。紙品行業的平均逾期付款天數為 22 天,為歷年最短,而金融行業最有耐心,平均逾期付款天數為為 39.2 天。

 

前景悲觀,去風險策略盛行


儘管出現了上述倒退,但付款行為仍保持相對良好,不過企業對業務前景深感悲觀。尤其今年,業務狀況不忍卒視,只有 13% 的受訪企業認為當前狀況好於 2022 年,而 41% 認為情況會變得更糟。展望 2024 年,同樣難言樂觀。只有 20% 的受訪企業預計未來業務將會迎來復甦,28% 認為情況將進一步惡化。儘管全球供應鏈中斷等單一重大風險的影響有所緩解,但企業正面臨越來越多風險的多重夾擊。

 

這種環境下,與 2022 年相比,德國不再被視為理想營商地點,而美國和東歐受到青睞。中國的吸引力也略有增加,但與歷史相比,支持率仍處於極低水準。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德國企業紛紛採取去風險策略,試圖減少自身業務對單一國家、供應商或客戶的依賴。今年,已有 12% 的受訪企業選擇去風險,其中紡織服裝行業首當其衝。我們的調查顯示,25% 的德國企業預計會在未來三年內採取去風險策略。

Authors and exp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