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風險持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2025年展商機

- 深受中國經濟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衝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成長跌至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水平。
- 非洲15國,包括深受金融海嘯衝擊者,在個人消費支出面展現龐大潛力。
- 兩個行業中期展現商機:零售 and ICT[1]
受重大經濟危機所累的地區
全球經濟正處於動盪時期。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重擊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基本面。2015年經濟成長為3.4%、2016年科法斯預測僅有2.6%,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表現最差的時期。
商品出口國一直被迫迅速採取措施應對這些不斷增長的外部風險。許多國家試圖維持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 - 但由於沉重的下行壓力,收效甚微;一些國家試圖撙節公共支出以遏制財政惡化。經濟危機不斷造成深遠的結構性影響,使非洲國家依然脆弱,然而,個人消費支出仍可能是這些國家中期成為值得投資市場的一個因素,儘管個別國家仍有巨大的差異。
個人消費支出是出路?
科法斯以人口統計和家庭消費能力作為計算基礎,分析了非洲55國,發現其中15國擁有增加個人消費支出所需的條件:加彭、波札那、那米比亞、南非、奈及利亞、衣索比亞、象牙海岸、莫三比克、坦尚尼亞、塞內加爾、剛果民主共和國、迦納、肯亞、盧安達、安哥拉。
- 人口統計是衡量個人消費潛在市場的標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人口將在2025年超過目前人口的50%,而人均收入及基礎設施的增加也有利於消費支出的成長。雖然目前經濟依賴人口比例[2]仍高,接下來10年應會下滑。這些國家展現龐大的經濟潛力,特別是人口稠密的國家(如奈及利亞人口在2015年將達至1.82億)。聯合國預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人口數目在2025年將達到12億。
- 評估家庭消費能力的經濟指標納入2014年人均最終消費、2015-2025年年均GDP成長預測和2025年人均GDP預測作綜合計算,作為這些國家的中期財富指標。
綜合評估15國的人口統計及經濟分數,綜合評分高於或等於40/100者具有成長潛力。這些國家包含主要石油輸出國(加彭、奈及利亞、安哥拉)及大宗商品特別是礦產的輸出國(如波札那、那米比亞、迦納、南非)。
奈及利亞、安哥拉、迦納、南非:零售和ICT產業的機遇
- 儘管目前經濟困境持續擴大,零售業仍展現強勁的成長潛力。這些人口的財富成長可以帶動高附加價值產品的消費。零售業基礎設施的發展也發揮著關鍵作用,以南非為例,全國擁有2,000個購物中心,世界排名第六,可見潛力不少。
- 資訊及通訊科技具有強大發展的潛力。非洲國家總人口中的行動通訊滲透率仍相對低,但行動通訊的服務範圍正在迅速增長。新技術也提供了經濟多樣化的的主要來源。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成長軌跡可能受經濟危機和政治或治理問題所遏制,但這些因素都不會危及中期的正面前景。
[1] 資訊及通訊科技
[2] 經濟依賴人口(15歲以下或65歲以上)佔總人口的比例
下載本刊物
- Research Paper : Sub-Saharan Africa: hit but not sinking
- Staying the course of growth: a hard challenge
- Household consumption: all sails set
Download our infographics:
聯絡
台灣
李圭之
電話. +886 2 8182 1015
grazia.li@coface.com
香港特別行政區
翟繼志
電話. +852 2585 9188
leo.chak@coface.com
中國大陸
程 馳
電話. +86 21 6171 8100
chloe.cheng@cof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