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第一支箭"為何失效了?

自2013年初安倍經濟學實行以來,日本央行(BOJ)一直推行大膽的寬鬆貨幣政策,統稱為"安倍經濟學第一支箭"。這些措施包括在2013年4月祭出的"量化及質化寬鬆"(QQE)2016年1月祭出的”QQE+負利率“以及在2016年9月最新宣布的”QQE+收益率曲線控制。“然而當前,距離”第一支箭“射出已過了三年半,其成效尤其是對日本出口及日元匯率的影響卻日漸衰微。
為什麼在“第一支箭”初見成效之時的日元貶值未能提振日本的商品出口量?
日元貶值對出口的效果欠佳,原因仍在於全球經濟成長乏力此一外部因素導致包括日本出口在內的全球商品貿易活動疲軟。另一個更為結構性的原因是日本出口商的“依市定價“即無論日元匯率如何,均保持出口價格維持在外幣與國內價格同等水平上的做法。如此一來,限制了對日本出口需求的刺激作用。
日元匯率波動之下,哪些行業受殃及程度最重?
由於這種“依市定價”的行為,日本製造商的營業利潤增長會隨著日元的波動趨勢而變化。日本央行大幅的寬鬆貨幣刺激措施應使日本眾多製造商倍感振奮。
另一個決定日元匯率變動對日本製造商獲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其出口中計價貨幣的份額。出口產品差異化程度較低的行業,其日元計價的佔比較小,因而對日元波動更為敏感。所以,當日元走強時,這些行業的參與者更易受到衝擊,而在日元走弱時則獲利能力提升。
結合上述理論與實證分析可知,紡織業和化工行業在日元強勢時較為脆弱,而一般機械產業相對更為適應這種情況。
不斷增強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已成強弩之末,之後形勢會如何變化?
理論上,通過擴張性貨幣政策帶來的貨幣供給增長將導致貨幣貶值。然而,在2016年年市場變動不穩的大環境下,日元顯現出的“避風港”屬性使得其在日本加強擴張性貨幣政策力道的情況下,仍維持了一定匯率強勢。照此下去,進一步貨幣刺激的邊際效應將逐步遞減。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可能再次陷入流動性陷阱。更值得警惕的是,通縮風險仍無減弱的徵兆。由於貨幣及財政政策的轉圜空間已十分有限,日本政府亟須大膽放寬管制,推進結構性改革,以刺激生產力和工資增長。否則,日本就無法擺脫當前的低增長和通縮態勢。"科法斯亞太地區經濟師黃詠詩 (Jackit Wong) 認為。
Download the Full Report - Abenomics: The first arrow has silent impact on Japan’s exports and the yen, why?
- I. Why did the yen depreciation,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early success of the first arrow, not boost Japan’s merchandise exports?
- II. Why has the more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introduced by the BOJ been losing steam on driving down the yen since 2016?
- Summary of Japan’s merchandise exports
- Summary of the Bank of Japan’s major policy changes (2013 – September 2016)
聯絡
台灣
李圭之
電話. +886 2 8182 1015
grazia.li@coface.com
香港特別行政區
翟繼志
電話. +852 2585 9188
leo.chak@coface.com
中國大陸
程 馳
電話. +86 21 6171 8100
chloe.cheng@coface.com